如果你在目前这个长轴遍地的市场环境下,专门盯着短轴买,且买了好几台,那我敬你是条汉子,你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官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审理案件而闻名。这些官员中,有的目光敏锐、勇敢且机智,有的则以正直和无惧权势而著称。其中,有一类特殊的官员被称作“酷吏”。这些酷吏以严厉的刑罚和残酷的用刑手段著称。
“酷吏”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的“酷吏列传”。在汉代,这个词通常指的是那些敢于挑战豪强和权贵的官员。他们的严厉主要针对的是其他官吏,以此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韩非子曾言:“明君治官,不治民”。历史上,如张汤和董宣等人,便是以协助皇帝控制和震慑官员而闻名。这些人在逝世时,并未积累大量私财。他们经常贫困至无法安葬,有的在生前就将皇帝的赏赐分给仆人和下属。他们并未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贪腐或不法行为。
酷吏的形象和作为通过历代史书的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到了唐朝,这种风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李唐到武周:权力与策略的转变
经历了隋朝的专制统治后,唐朝初期的皇帝们在治理国家时展现出了宽严并济、恩威并施的治国策略。
他们主张简化法律、减少刑罚,并倡导以无为的方式治理,避免过分依赖酷吏。然而,当武则天时期来临,这种治国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武则天,一位曾协助高宗治理国家的女性,逐步夺取了皇权,最终自立为帝。尽管她拥有了绝对的权力,但朝内外对她的反对声音却日益高涨。
在朝廷内部,许多宗室元老和贞观时期的老臣对她颇有不满;而在朝廷之外,徐敬业的武装起义更是直接挑战了她的统治。
面对这样的局势,武则天采取了一种新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在首都设置了举报箱,鼓励民众上报任何可能的反叛行为。
这一策略表面上看似开放,实则是她收集反对派证据的手段。在这个背景下,“酷吏”来俊臣从众多举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武则天镇压反对声音的重要工具。
来俊臣:无知与权谋的交织
来俊臣,唐朝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一个既未经过科举考试,也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物。
令人惊讶的是,他却曾先后担任过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仆少卿等与司法相关的重要官职,这些职位大多在四品至五品之间。对于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来说,能够身着官服已是极大的荣誉,而来俊臣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在这样的位置上待了长达十四年。
来俊臣出身贫寒,其父是一名无业游民,不仅好逸恶劳,还沉迷赌博。来俊臣的行为比其父更甚,他因一身恶习被乡里人厌弃,最终被迫迁往和州。
在陌生的地方,由于缺乏真正的技能,他继续保持其本性,从事偷窃等不法活动,并因此被送往官府。
当时和州的刺史东平王李续,一位李氏宗亲,对来俊臣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将他打入大牢,并随后劝其改过自新后释放。然而,怀着对李续的深深怨恨,来俊臣从未忘记过这段屈辱的经历。
当李续因其他原因被下狱时,来俊臣抓住了这个机会,编造了关于李续“谋反”的虚假罪证,利用了武则天设置的举报制度,积极构陷李续。
这次政治投机不仅成功,还使他得以直接进入皇宫,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任命他为左都御史,并让他负责办理李续的谋反案。
在处理李续案件时,来俊臣心怀旧恨,将更加残酷的手段用于这个案子,从而展示了他在权力游戏中的无情和狡猾。
来俊臣:残酷刑罚的化身
来俊臣,一个出身低微、未经教育的唐朝官员,曾担任司法相关的高级职位,包括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
他的故事中有一个著名成语“请君入瓮”,反映了他以对方的方法对付对方的残酷做法。这一成语起源于他对待前任酷吏周兴的故事。
来俊臣曾根据武则天的命令审问周兴。在一次酒宴上,他巧妙地从周兴口中套出了一种新的刑法:将犯人放入一个四周围满木炭的大瓮中,点燃木炭进行拷问。
正当周兴沾沾自喜时,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向他展示了武则天的密诏,命令周兴“请君入瓮”。这一刑法与来俊臣自己发明的残酷手段相比,只是冰山一角。
唐朝的刑罚沿袭了隋朝的律法,通常包括“笞、杖、徒、流、死”五种。笞刑和杖刑是常用的审讯手段,用以逼迫犯人认罪。
来俊臣主要运用这两种手段,但他在施刑过程中发挥了自己流氓出身的“天赋”,将这些刑罚发展成更多变态的折磨方式。
根据史籍记载,来俊臣的残酷刑法包括:醋灌鼻、熏耳、用竹钉钉入指甲或趾甲缝内;悬囚坠石;铁笼头;用铁制圆筒套戴枷人头上使其旋转至死;凤凰晒翅;瓮中烤等多种折磨手段。
其中,枷刑尤为折磨人心。来俊臣制作的枷刑重达150斤,被告人戴上后会经历无比痛苦的过程,通常最终被迫含冤招供。
来俊臣的刑罚还包括宿囚、在肮脏环境中关押、饥饿折磨等手段。这些残酷的刑罚让被关押的女犯人恐惧万分,她们宁愿全家遭灭门也不愿受这种折磨。
来俊臣的监狱设在洛阳神都丽景门内,进入这里的人,无论身份如何,几乎无一幸免。世人将其称之为“例竟门”,意味着进入此地的人都将面临悲惨的结局。这已经超出了审讯的范畴,堪比“集中营”。
来俊臣:权力下的暴行与贪婪
来俊臣的行为不仅局限于对平民的残酷折磨,甚至连自己的同僚也成为了他欺压的对象。这种行为违背了常理,因为一般而言,即使是残暴的官员也往往不会对同僚下手。
段简的妻子因其美貌而成为了来俊臣的目标。他企图强行娶她为妻,导致她最终选择自杀。被这种行为激怒的来俊臣又转而对段简的妾施加压力,直至段简无奈让步。
另一位叫吴仁的参军也受到了来俊臣的欺压。来俊臣利用其权力,借口到吴家喝酒,将吴仁灌醉后侵犯了吴仁的妻子。
来俊臣的暴行甚至延伸到了外交层面。他曾因突厥可汗阿史那斛色罗的一位婢女美貌而制造冤案,陷害酋长,试图强行霸占该婢女。
这一行为差点引发了外族的反叛,最终因为其他酋长的介入,证明了酋长的清白,来俊臣才勉强放弃。
来俊臣的贪婪不仅体现在对女性的掠夺上,他还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买官卖官,广泛收受贿赂,并公然索要金钱。
一位受武则天赏识的高句丽人曾拒绝了他的索贿要求,结果遭到来俊臣的报复,被编造罪名后投入大牢,最终惨遭杀害。
来俊臣的这些行为展示了他在权力的保护下所进行的各种暴行和贪婪的本性,使他成为了一位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
来俊臣:自大导致的覆灭
来俊臣在担任监察检举工作期间,不仅以残忍著称,还因霸占同僚的妻子、儿女和家产而声名狼藉,导致他在社会中的人缘极差。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开始将目标转向更高层的官员,试图通过打击他们来获得更高的宠爱和权力。
他首先将目标对准了狄仁杰。在长寿元年,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牵涉到李安静的案件。
李安静曾因为不参与庆祝武则天改唐为周而引起了她的不满。来俊臣将李安静定为谋反罪,处以极刑,并试图将狄仁杰也牵扯进这个案子。
然而,狄仁杰以其正直、廉洁和公正的官员形象深受朝廷的尊重,武则天也非常倚重他。狄仁杰在丽景门受刑时,承认了谋反的罪名。
但当武则天亲自审问他时,他指出在丽景门内受到的大刑之下,任何人都会被迫承认谋反。武则天领会了这一点,很快释放了狄仁杰。
不甘心的来俊臣再次试图诬陷他人,但这次他选择了不该惹的对象:太平公主、武姓子弟和宠臣张易之。
这次行动等同于搅动了马蜂窝,太平公主联合了几乎所有的力量,反过来指控来俊臣自比石勒,暴露了他的反心,主张应当对其加以处罚。
这一次,来俊臣的行为彻底暴露了他的自大和不自量力。他不仅得罪了武则天身边的宠臣,也导致了自己的最终覆灭,成为了一个因为过度自信而走向毁灭的典型例子。
参考文献:
《旧唐书?来俊臣传》
时重实.武则天与酷吏[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1(01):69-74.
《新唐书?来俊臣传》
牛茜茜.简论武则天酷吏政治[J].黑龙江史志,2013(17):58+60.
赵映林.酷吏的多面性[J].文史天地,2009(07):71-76.
陈占地炒股杠杆网站,李青峰.武则天与贪官污吏关系辨析[J].乾陵文化研究,2017(00):27-35.
李续俊臣周兴武则天狄仁杰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个人配资门户_正规专业配资_最专业配资平台观点